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樟林清谈
离开了“YYDS”,你还会说话吗?

12月初,国家语言资源检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像“YYDS”这样的网络用语毫无意外地登榜。随着大量肤浅且洗脑的网络用语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许多人都发现它们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在慢慢侵蚀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事实上,自拼音缩写类网络用语诞生起,引发的争议就从未间断。

网络语言是社会方言的一种,是因现代传播媒介———网络工具联系而成的社会群体交流所用的语言变体。

在近年来《咬文嚼字》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中,都有一定数量的网络语言。网络用语自身所具备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使其得到快速传播,小到人们日常对话,大到人民日报这样的官方媒体,都在用“YYDS”。

适当地运用拼音化的网络用语会给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带来新的感受,同时拼音这种简洁高效的形式能给人们留下想象空间、丰富语言的可理解性、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也能带给读者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更易受到大众的喜爱。

然而,随着网络用语大量病毒式地渐渐渗入人们的表达方式,不少人也发现它们给自己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正在慢慢侵蚀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人形容道,“像心中憋着无数杂乱无章的念头,但总也抓不到关键词将它们组成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字失语症”。

许多语言学者都反对大量地依赖网络用语,认为这会给汉字的发展带来冲击。而作为有思想的新青年,我们既要学会包容网络用语,同时这也不能过度依赖于这些笼统的词句,要警惕表达惰性,时刻保持思考的习惯。对于语言,我们不仅要善加应用,也要保持灵活的思维,保有弹性和流动性。

治疗文字失语症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激发大脑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的大脑要先“输入”,才能“输出”。因此只有将类似于刷短视频的碎片化浏览时间转移到深度阅读上来,少重复别人的话,才能防止大脑“生锈”,不断保持创造力。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希望我们都能做自己思想的主宰。(文/吴雨洁 图 源网络)

西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388次访问,全刊已有11104236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