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深刻领悟全面从严治团的重大意蕴
作者:袁佩媛

全面从严治团是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的必由之路。2022年1月28日共青团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团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共青团应“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团,为提高新时代共青团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提供有力保障”。这一纲要可视为新时代共青团全面从严治团的政策指引。同时,《共青团中央2022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落实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团实施纲要,不断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因此,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值此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系统推进全面从严治团,使共青团更好履行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于共青团组织建设、共青团队伍管理及共青团员培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蕴。

锻造与百年大党相匹配的共青团组织。“世异时移,变法宜矣”。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共青团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发生深刻变化,彰显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团的深邃之义。一是助使共青团向全面从严治党的高标准看齐。2018年共青团十八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团”。可见,推进全面从严治团向纵深发展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谋划、指导共青团改革,对全面从严治团提出鲜明要求。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与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相比,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的期待和要求相比,与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年心中共青团应有的形象相比,共青团自身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应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引领作用,搭好“顶层设计”,持续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共青团头脑、指导共青团实践。二是确保共青团的组织力、战斗力得到根本性提升。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共青团自1922年诞生以来,始终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勇于刮骨疗毒、自我净化,以全面从严治党指引全面从严治团,锻造出刚劲强健、风华正茂的共青团体魄。同时,共青团应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及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铸魂立志、强基固本,始终坚持思想建团、制度治团、纪律管团、作风强团,以全面从严治团的新成效让共青团焕发新活力、呈现新气象、开拓新作为。

锤炼“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共青团干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团干部队伍是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将全面从严治团政策要求转化为实践的中流砥柱,是确保全面从严治团刚柔并济的关键一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团,既需团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成为共青团的一面旗帜,同时从严治团实效又应反哺团干部的自我提升。一是推动团干部的“四风”树立。学习研究之风、求实创新之风、务实工作之风、清正廉洁之风是新时代好干部的应有标准。团干部在执行全面从严治团任务时,可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优化能力结构、弘扬优良作风,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切实发挥“领头雁”和“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以增强团组织的发展活力。二是强化团干部的“三性”凸显。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团干部开展好青年工作的着力点。团干部在执行全面从严治团任务时,应做到学理论、严自律、接地气、增效能,为广大青年作出先进表率,真正实现“成为青年友、摒弃青年官”,成为团组织中的强心剂、风向标。简言之,团干部应坚持党的领导、站稳政治立场,进一步“围绕青年、关照青年、服务青年”,在全面从严治团的火热实践中打造一支“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高素质团干部队伍。

养争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共青团员。由周郁辉作词、寄明谱曲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歌自1960年创作以来,历经炮火硝烟的历练,在鲜花与掌声中传颂至今。激越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词句生动彰显了团员在团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共青团员是共青团组织的细胞,亦是全面从严治团的主体。全面从严治团是砥砺团员“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秉轴持钧。一是增强共青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共青团的根基在青年、血脉在青年、力量在青年。通过全面从严治团,使共青团成为青年在学习和生活中时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信得过的最优选择,进而在广泛的吸引及凝聚青年中巩固和扩大共青团的群众基础,以履行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责使命。二是激励青年永葆“三气”。共青团高度的组织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给予青年自身强大的认同感及自豪感,使青年在履行团员义务和行使权力中,能够培养自身志气、骨气、底气;在自我重塑中告别“旧我”成就“新我”,告别“小我”成就“大我”,始终保持青年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屹立在新时代峰峦,全面从严治团的号角已高高吹响。回首过往,无数优秀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完成了革命先辈的夙愿。展望未来,我们亟须打好全面从严治团“组合拳”,完善从严治团制度体系,推动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共青团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青春光彩!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筑梦工程”重点培育项目:MZ20223320001成果)

西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583次访问,全刊已有11103611次访问